gravity_cuaron_8  


【IMDB:7.9】【爛番茄:96%(影評人)、98%(觀眾)】 




與其說去「看」《地心引力》(Gravity, 2013),不如說是去「體驗」《地心引力》。

人生中難再有如此超凡的觀影體驗了。曾感慨一輩子可能上不了太空,看完了這齣覺得好像無憾了。


其實我在看這部戲的時候,並不太在乎劇中人發生了什麼事,而是純粹在體驗艾方索柯朗(Alfonso Cuarón)所營造出的氛圍,好像自己真的就在太空一般,覺得不可思議啊。也對他的長鏡頭印象特別深刻,但是畢竟這次是比較可以靠後製去支撐的,強度就比《人類之子》(Children of Men ,2006)稍弱一些的感覺。

不過若要具體給這部電影一個形容,我覺得,可以說它就是《阿凡達》(Avatar, 2009)的翻版吧。影像極度的出色,尤以動畫特效方面完全令人瞋目結舌,但是劇本的乏善可陳卻也是無可掩蓋的。若真要提一個我覺得有趣的編排,那就是編劇暗插了一點對國際政治的隱喻。(美國太空站被俄國人意外搞到全毀,最後得要冀望中國太空站才得以脫離險境,還不明顯?)

《地心引力》就是一部即使我現在把整個故事從頭到結局都爆雷寫出來,你也發現我有說好像等於沒說一樣的電影。因為這部電影擺明賣的就是過程。

詹姆士卡麥隆(James Cameron)說這部片是他有史以來看過最棒的太空電影,我很好奇,莫非他老沒看過《2001:太空漫遊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 ,1968)嗎?《地心引力》在畫面上營造的再怎麼出色,但若把劇本也納入比對,他根本不及《2001:太空漫遊》的十分之一。(而艾方索柯朗也有在片中放上對該片的致敬,例如女主角Ryan費盡全力終於得以進入俄羅斯太空站暫時補給的一景,Ryan突然蜷曲了身體,宛如星孩。只是總覺得這鏡頭稍微刻意了一些。




雖然我覺得明年奧斯卡獎《地心引力》很有可能會成為入圍最大贏家,問鼎最佳影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但是過了數十年之後,《地心引力》還會為人所記得或膜拜嗎?我有點存疑。坦白說,我還更愛丹尼鮑伊(Danny Boyle)的《太陽浩劫》(Sunshine ,2007)和鄧肯瓊斯(Duncan Jones)的《月球》(Moon ,2009)。

咦?怎麼聊下來好像都是惡評,其實不然,我個人還是很欣賞這部電影的,只是我個人看電影的喜好比較重劇情,所以自然有些失望了,再加上我實在太喜歡艾方索柯朗的前作《人類之子》。我覺得有個形容很貼切,那就是丹尼鮑伊拍完《貧民百萬富翁》(Slumdog Millionaire, 2008)這樣劇情飽滿且超大格局的神片之後,跑去接了一部格局奇小且劇情就那樣的《127小時》(127 hours ,2010),不過要說後者不好到哪裡去嗎?好像也沒有呀,最起碼詹姆斯法蘭科(James Franco)又撐起來(越扯越像是《地心引力》的翻版)。

那到底要不要推這部《地心引力》呢?當然要推啊!偏好劇情片的觀眾,只是先做好心理建設就好。

話說,獨撐大局的珊卓布拉克(Sandra Bullock)渴望再度拚奧斯卡影后,她的演出實在無話可說。說到另外一位角色喬治克隆尼(George Clooney),聽說他的角色原本是計畫鎖定小勞勃道尼(Robert Downey Jr.)的,結果他嫌戲份太少才推辭掉了,不過真要說起來,我覺得這兩個演員的調性其實挺像,應該不會差距太大。

最後跟大家分享,我向來不推3D電影,只是這次,主角幾次被太空垃圾襲擊的場景,我也在座位上真的也跟著在閃,太熱血了啊!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