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ody Allen Manhattan  


【IMDB:8】【爛番茄:98%(影評人)、91%(觀眾)】 



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伊薩克,一個小有名氣的劇作家,交往的對象卻是年僅十七歲的女高中生翠西,如此年輕活力,也如此天真的少女。

只是他卻從未對她認真,儘管翠西總耐得住性子聽他發表長篇大論,儘管兩人在性方面是如此協調,但在伊薩克的心目中,翠西只是他找到真愛前的過渡,不甘寂寞下的避風港罷了。

當伊薩克遇上了與自己「同齡」、「同樣文藝」、「同樣敏感喋喋不休」甚至「同樣熱衷性」的瑪莉之後,他覺得,這肯定是能伴他一生的對象了。

真的嗎?




伍迪艾倫丟了一個有趣的課題給觀眾們,我們有時是不是太迷戀「年齡」、「興趣」或「性情」這樣的符號?

一句「我們很像!」有時反而蒙蔽了雙眼,真的適合自己的人,難道就是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嗎?

就跟現實人生的伍迪艾倫(Woody Allen)一樣,伊薩克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戀的,或許正因為如此,他曾經迷戀同屬知識份子且一樣憤世忌俗的前妻,也曾經愛上與自己一樣敏感且文藝的翠西。

只是,他最後還是得學會愛上別人。




《曼哈頓》(Manhattan ,1979)咸認為是伍迪艾倫最偉大的電影之一,但據說伍佬曾說過自己最討厭這部作品。

開場,伍迪艾倫以一貫的神經質口白,不停反覆的修飾,定義屬於他心目中的紐約城。黑白鏡頭底下的紐約,搭配了喬治蓋希文(George Gershwin)的《藍色狂想曲》(Rhapsody in Blue),燦爛的煙火隨著節奏舞動。這絕對是影史上最難令人忘懷的序幕。(日劇《交響情人夢》雖然也用了《藍色狂想曲》,但卻整整晚了《曼哈頓》二十七年哪!

結尾,既然以《藍色狂想曲》起頭,就以《藍色狂想曲》作結吧。這首曲子出現的是如此適切,若有人以為這首交響樂是為了《曼哈頓》寫的,我也絲毫不感意外。

說實在的,《曼哈頓》並不是我最愛的伍氏電影,但是卻是最讓我失笑的一部,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有多麼滑稽,而是因為伍迪艾倫太多刀鋒犀利的自我剖析,且不僅止針對自己,剖析的也是全天下男人的靈魂。既然「被說中了」,難免也不打自招的笑了。




至於,為什麼伍迪艾倫最討厭這部電影?我想,他會不會是後悔讓自己太過於赤裸了?

在1991年,當他拋下仙妻米亞法蘿(Mia Farrow),以五十六歲高齡與自己年僅十九歲的養女宋宜(Soon-Yi Previn)相戀時,世人發現《曼哈頓》原來不單單只是一個故事,或許這也是他對自己的一項預言。

如此浪漫,如此寫實,如此殘酷。

伍迪艾倫,這個世界上最耽於自戀,卻也最甘於自嘲的男人。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