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2096  



【IMDB:6.4】【爛番茄:%(影評人)、%(觀眾)】 



《清須會議》(清須会議 ,2013)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,除了日本迷或者電玩遊戲迷之外,一般國人恐怕很難迅速進入這部電影,大導三谷幸喜為此花了一些篇幅做了大概的背景紹介,而後來也靠鮮明的角色形塑讓觀眾得以入戲,漸漸的,吃力感也隨著觀者對情節的投入,消失無蹤了。大師出手,果然不凡。

以下條列數點,主要講的是清須會議(又稱清洲會議)的「之前」和「之後」,適合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稍微釐清一下這段戰國史,也以「歷史」來與劇中的「趣事」相互映照。

導演三谷幸喜自己也說了很不想拍「見血」的電影,或許看完下列正文的介紹之後,就能略知為何三谷導演會想要以「清須會議」為本來寫了。這場決定日本歷史的關鍵會議,過往常常只是被一段旁白和字幕帶過。若真要拍的認真,嚴格考據之,除了歷史迷,恐怕也沒人看的下去。

誰也沒想到擅長拍人間喜劇的三谷居然要挑戰這樣嚴肅的題材,對於認真鑽研歷史的學者看來,恐怕會覺得《清須會議》亂不正經,但對於三谷迷而言,只覺得這次的笑點好像不如過去多了。只是仔細一看,導演在角色的性格刻畫和演員調度,一樣維持著一貫最高的水準。在演員的表現上則以役所廣司的精湛演出最讓我驚歎非常。

不同與以往天馬行空的自行創作,以史實來改編,其實反而更有難度。畢竟以往只是告訴你一個想像的故事,這次卻挑戰要告訴你一個你已經知道的故事(對於日本觀眾而言),從中點墨揮灑,得符合史實,又得尋得可以「創新」的縫隙。而要滿足海外觀眾則是更不容易了,但是對我這樣不甚明白日本歷史的人而言,我不只看得懂,也看得盡興,還為此回家做了不少「後續」的功課。


(下文稍有劇透,慎入)




 

【秀吉的發跡】

豐臣秀吉(本名木下藤吉郎、羽柴秀吉)(大泉洋 飾演)的出身其實是低階農民,輾轉進了織田家,成了織田信長(篠井英介 飾演)的提鞋童。聽說他懂得將草鞋先放進懷裡暖鞋,看到這樣細心的舉動,主張「用人惟才」的信長因此對他大為賞識。若沒有信長,秀吉明白自己不可能發跡,因此他自始至終都對信長非常尊敬。

【猴子秀吉】

劇中可以發現秀吉常被戲稱為猴子,這是有史可證的,史書上也稱其為「猿面冠者」,據說他相貌極醜陋,身材矮小,信長也曾經稱他為「禿鼠」。據史載,他的身高只有僅僅不到150公分。

【羽柴一姓的由來】

豐臣秀吉其實在最早發跡之後,就決定改名換姓為羽柴秀吉,「羽柴」姓氏的緣由乃是因為他非常崇拜文武雙璧的丹羽長秀(小日向文世 飾演)和柴田勝家(役所廣司 飾演),因此分別取兩人的姓氏中的「羽」字及「柴」字,自創姓氏「羽柴」,藉以激勵自己。當然,也有另一說是認為秀吉此舉只是為了拍馬屁而已。據說丹羽長秀聽到此事後覺得倍感榮幸,而柴田勝家則對此則相當不以為然。

【阿市與柴田勝家】

織田信長之妹阿市(鈴木京香 飾演)跟柴田勝家之所以成婚,有人說是織田信孝(坂東巳之助 飾演)仲介的,但是較可信的說法則是秀吉的仲介,與劇中的柴田頻頻示好的情節有出入。但秀吉仰慕阿市的情節,其實就不是三谷導演的杜撰了,坊間確實也存在著這樣的傳說。只是在結局當中,阿市說自己是為了惹惱秀吉才跟柴田勝家成婚的說法,就可稱作是三谷的創意揮灑了。

【傻將織田信雄】

在劇中被眾人當成傻瓜的信長次男織田信雄(妻夫木聰 飾演)是織田信長的所有兒子當中唯一獲得善終的,雖然他在清須會議時為反抗兄長信孝而站在秀吉這邊,但在兩年後,他推開秀吉選擇投靠德川家康,並進而掀起了小牧長久手之戰,「從來不給確定答案」的宿老池田恆興(佐籐浩市 飾演)也在此役戰死。只是在戰事未了之時,信雄又突然背叛家康,與秀吉議和,之後乾脆選擇隸屬秀吉。就因為他下的政治指令和戰事上的用術連連失策,讓人摸不著頭緒,所以他才被後世當作失敗的將領看待,三谷導演完全把他當成笨蛋來描繪,應該是想用誇張的方式來凸顯他的愚昧。

【賤岳之戰】

在電影最後,秀吉領著愛妻寧寧(中谷美紀 飾演)向勝家下跪。但是其實在會議後的六個月內,秀吉就起兵降服了勝家的兒子柴田勝豐, 甚至擊退了織田信孝。隔年賤岳之戰發生,秀吉大敗柴田軍,致使勝家和妻子阿市、信孝先後切腹自盡,在電影當中沒趕上開會的柴田軍人馬瀧川一益(阿南健治 飾演)則選擇降服。

【三法師的下場】

而劇中在清須會議之後成為織田家繼承人的三法師(織田秀信)(津島美羽 飾演),在關原之戰敗給德川家康,二十歲即遭到流放,得年僅二十五歲。

【丹羽長秀的恥辱】

在劇中最後一刻臨時轉向支持秀吉的丹羽長秀,在賤岳之戰中也與秀吉一起對抗柴田軍,立下戰功,沒想到竟「遭到」秀吉賜姓「羽柴」。上文的【羽柴一姓的由來】也提到了,秀吉的前姓「羽柴」的「羽」字還是他從「丹羽」一姓領來的,沒想到秀吉竟羞辱人的把「羽柴」再賜姓給長秀。此舉讓丹羽長秀倍感污辱,鬱鬱寡歡,而在戰後兩年他也撒手西歸(一說是切腹,一說是患病),咸認為他對當年選擇支持秀吉感到極度的懊悔。

【晚年的豐臣秀吉】

1591年,在清須會議的九年後,秀吉已完成信長之遺志,統一日本。只是他的野心仍未停歇,決定進犯朝鮮,甚至勾畫出了進軍中國明政權乃至印度的理想。只是日軍二十萬人進軍朝鮮後,卻因朝鮮名將李舜臣領導有方而攻勢受阻,被迫和談。1596年,秀吉喜迎明朝使者和談,卻才發現使者乃是來日本為他「冊封」,怒不可遏的秀吉說道:「吾掌握日本,欲王則王,何待髯虜之封!且吾而為王,何以對天皇!」決定繼續入侵事業,但卻在隔兩年未盡己志,突然身亡,享壽六十二歲。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