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Operationpopcorn2-1540x866.jpg

聽到紀錄片《行動代號:爆米花》 (Operation Popcorn ,2015)的故事背景,不免搔搔耳朵,「怎麼如此耳熟?」
越戰期間,一群定居在寮國山區的赫蒙族人(Hmong,海外苗族人自稱,詳情註1)受到美國中情局(CIA)秘密支助。美國人首先提供了他們大量軍火,將他們訓練成反共尖兵,又提供了一項難以拒絕的條件:保證族人在戰後會獲得美國人妥善的照顧。
但是隨著越戰告終,美國退出東南亞的戰爭泥沼,由王寶將軍(Vang Pao)率領的赫蒙族人遭到遺棄,獨留寮國與共產黨孤軍奮戰。失去援助的他們,好不容易逃到泰國,才陸續在七〇年代獲得美國政府同意,以難民身分移居到美國。
經過三十餘年,赫蒙族人已在美國落地深根,族人約有三十萬人,年輕一輩完全未曾踏足寮國,但他們的父母卻始終堅信:有一天,我們一定能反攻寮國,推翻共產黨。為了貫徹這項意志,他們持續捐錢給他們的領袖王寶,而王寶數十年來也總是聲稱:「我『明年』就會帶你們回去了。」
事與願違,流亡在美的赫蒙族人,恐怕永遠難以回到家鄉。然而,故事的主人翁羅查濤(Locha Thao)卻顯然別有他想。此人煞費苦心地在美國為自己打響名號,以少數族裔的身分輔佐眾議員,甚至成立赫蒙族版的童子軍組織(卻有斂財之嫌)。
某天,羅查濤看到一則新聞,發現自己尚有同胞殘存在寮國山區,並且遭到共產黨迫害,開腸破肚。怒不可遏的他,決心想辦法幫助他的同胞。於是他莫名地開始接觸一位有意介入計畫的「上校」,並且跟軍火商搭上線,一連串的機運,讓他篤定重返寮國是可行之事。
他隨即跟王寶將軍等年約八十歲的耄耋老人報告,說明將大批武器送至寮國山區的理想。革命英雄王寶見狀,感覺這一切可能是中情局私下操盤,於是也許可了這項計畫。萬事俱備,只欠企劃書,他們找來在美國拍攝反共電影的赫蒙族導演大衛王(David Vang)來幫忙撰寫完全不著邊際的反攻劇本,計畫定名「行動代號:爆米花」。

123326.jpg

《行動代號:爆米花》 在Cnex影展限映兩場,影展卻已收場,要再能看見本片,大概不太容易。然而,這個題材,絕對有拍成劇情片(喜劇片)的商業潛力,不曉得有沒有人慧眼相中?
雖戲稱它是喜劇片,但上述故事看下來,總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憂傷。王寶將軍及他的族人,在越戰時期,已經遭受美國背叛一次,再因為本案被捕,人們認為這是美國人第二次背棄赫蒙族人。
一群老人家年紀大了,判斷力失準,參與了一個扮家家酒式的無腦政變計劃,落得晚節不保的命運,乍聽下是喜劇,卻又不禁令人悲從中來。然而,這則新聞當初傳遍國際之時,可不像《行動代號:爆米花》所解密的那麼「有趣」。
當初,王寶、羅查濤一行人被捕時,可是被美國政府羅織為「恐怖分子」,並指控他們組成千人組織,有計畫性地試圖癱瘓永珍,進而推翻寮國政府。最後事實證明,一切根本是鬧劇一場,片中一位律師聲稱,這是他有史以來聽過最可笑的案件,「我的當事人連槍枝種類都分不清楚」他說。
《行動代號:爆米花》 的一項重要價值在於,該片集結了所有中情局設局盜錄的影片,將群人參與武器揀選和談論的影片和聲音檔全部用於片中,達到完全真實的重現。試圖成為美國赫蒙族人領袖的羅查濤,不過只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無聊男子,把國際政治當作兒戲看待。
如同片中一位受訪的赫蒙族青年所說,「回寮國?不!我可不想回去騎大象!」隨著時代變遷,年輕一輩的族人(註2)早已不存在反攻寮國的念頭,在美國過得舒服多了,何必沒事給自己找麻煩?
 
註1:本片在Cnex影展放映時,字幕統一翻譯成「苗族人」,但片中族人自稱卻不是讀「苗(Miao)」,而是讀「赫蒙(Hmong)」。後經查證,這群從寮國遷居到美國的苗族人,認為「苗」字是漢人對他們的歧視用語,將他們視為「貓」,所以普遍希望被稱為「赫蒙(Hmong)」。若仔細查證,會發現赫蒙其實原是苗族的一個分支,然而據悉目前居住在美國的苗族人,多半都自稱為「赫蒙人」了。
 
註2: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年輕赫蒙族人,就屬布蘭達.宋(Brenda Song),她以迪士尼原創劇集演出成名。近年來曾在《社群網戰》(The Social Network ,2010)中出演臉書聯合創辦人愛德華多.薩維林(Eduardo Saverin)的女友。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