闇影之下.jpg

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《闇影之下》(Under the Shadow ,2016)在今年的各大獨立影展獲獎無數,電影背景設在兩伊戰爭背景下的伊朗德黑蘭,乍看實難想像這居然是一部恐怖片。片中所謂的鬼魂,是古蘭經有記載的精靈(Djinn)。
主人翁希德的丈夫忽被徵召至前線,她只得與女兒朵莎相依為命。希德忽視丈夫要她遷居北方的請求,決心留在德黑蘭家中,只是戰火煙硝顯然已延燒而來。不過真正讓希德感到憂懼的,反而不是戰火進逼,而是超自然力量侵犯。
完全可以理解《闇影之下》如此受到獨立電影獎喜好的原因,出生伊朗的英國導演巴巴克.安瓦利(Babak Anvari)在片中置入大量的隱喻,恐怖片的表皮,內涵實為針貶伊朗對女權的剝奪。對於伊朗有粗淺理解的觀眾──看過《茉莉人生》(Persepolis ,2007)應足矣──肯定能看出不少滋味。
朵莎的娃娃象徵純真,被希德束之高閣的醫學課本視作學識,至於珍.芳達(Jane Fonda)的健身操錄影帶則清楚表徵西方物質/思想。首先被精靈奪之而去的便是朵莎的娃娃,接著希德的醫學課本也不翼而飛,對照開場剝奪希德繼續進修權利的橋段,醫學系肄業的希德已在這個沙文主義社會被宣告出局。至於女性健身操錄影帶,自然不見容於極端保守的伊朗神權社會,亦難逃遭毀的命運。
特別有趣的是,劇中一大轉折是一枚插入公寓的飛彈頭,自此之後,厄運不斷地透過天花板的縫隙入侵希德家。而那飛彈頭也帶有明顯的陽具意象,強調了男性對女性的粗暴掌控。
至於台灣片名「闇影之下」也是引人叫絕的,在母女倆未披罩袍逃命被捕後,前往保釋的鄰居給了希德一襲黑色罩袍。待希德返家面鏡,著實將自己嚇了一大跳,她發覺自己落入了闇影之下,作為一個進步女性的特徵全被抹煞,只剩五官。至於片末的黑色沼澤,又強調了這個意象的意義。
《闇影之下》有諸多值得談論的象徵,是對歷史的另類回顧,也足以與當今的伊朗進行對照。與其回到過去講一個女權受迫害的史詩故事,巴巴克.安瓦利選擇一個更誘人的恐怖片類型,且讓戲劇衝突全集結在公寓室內景,節省成本之餘,也創意地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敘事技巧。
只是若以一部恐怖片類型來談論,《闇影之下》顯然不足以嚇到人。作為一部探討伊朗女權的電影,它的構想絕佳,調度驚人,但對於無心理解伊朗的恐怖片影迷而言,不免感到困惑與失望。但作為一部低成本的「鬼片」,《闇影之下》仍非常值得獨立製片工作者借鏡。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