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gonSchiele_FS.jpg

 

童年初次接觸埃貢.席勒(Egon Schiele)的畫作便大感震撼,深深烙印在腦海裡。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鋒人物,席勒的作品向來以極度主觀的角度呈現世界。在他畫中的人物,往往給人一種肢體不協調又病態的觀感,而那種扭曲,也正是他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。

這也是觀賞《席勒:死神與少女》(Egon Schiele: Death and the Maiden ,2016)之前,必須給予本片的期許。席勒的傳記,豈能不用席勒的風格來拍?

 

奧地利老牌導演迪特.伯納(Dieter Berner)在本片還原了席勒(諾亞.薩維德拉 飾)的人生歷程,一窺他的畫作一路被建構的過程。這位短命畫家的生命史,在編導詳加編纂之下,被分為三個階段,三個章節,標題全是女人,為章節間穿針引線的,則是席勒之妹葛蒂(Gerti Schiele,瑪勒絲.里格納 飾)。

 

第一個女人是來自大溪地的奇女子莫亞.滿都(Moa Mandu,Larissa Breidbach 飾),回頭檢視,此章較像是前言,對後續劇情並無直接影響(甚至應當刪減)。主要的關鍵,仍是在席勒在恩師古斯塔夫.克林姆(Gustav Klimt,Cornelius Obonya 飾)的引薦之下,認識了模特兒威利.諾依齊(Wally Neuzil,瓦萊瑞.帕赫納 飾)。此人之後成為了席勒的摯愛。

 

a1b8bf40a9ee27b068117ae466c32f9c.1200x1200x0.jpg

 

開場才說到,席勒以完全主觀的角度作畫。某種程度來看,編劇家希爾德.貝格(Hilde Berger)與迪特.伯納在席勒與威利的這段故事,也勢必得採取同樣的態度來撰寫。因為後世對威利所知甚少,現代人僅能以他在席勒與克林姆畫中的姿態來判斷她的性情。

 

當伊迪絲.哈姆斯(Edith Harms,Marie Jung 飾)踏進席勒的生命,並與之結縭之後,威利究竟有什麼樣的回應,現已不得而知。但也因為畫布空白,才有空間得以揮灑。在瓦萊瑞.帕赫納(Valerie Pachner)的演出之下,確實足以填補我們對這個女性的想像。反而,編導卻選擇有意識的醜化了伊迪絲。

 

aufm03_zoom.jpg

 

本片並非席勒首次登上大銀幕,早在1981年,同樣來自奧地利的名導赫伯特.維斯利(Herbert Vesely)便曾將其一生拍攝成電影《席勒:過激(暫譯)》(Egon Schiele – Exzesse)。在維斯利的版本中,莫亞戲份全無,全片之初便從席勒惡名昭彰的戀童醜聞開始講起。倒是維斯利的版本並不全然同意席勒的清白,這點倒是與新版觀點相異。

 

在《席勒:過激》片中,從席勒與伊迪絲的浪漫相遇,一直到他死前仍心繫愛妻作畫的故事(此段乃是依照史實改編),都有呈現。反觀,新版導演迪特.伯納對威利同情至深,硬是將伊迪絲視為第三者,觀點不免顯得偏頗也保守了些(真該被醜化的,不是罹患直男癌的席勒嗎?)。

 

《席勒:死神與少女》無疑在敘事節奏與視覺呈現上都令人難以挑出缺點,尤其美術部門幾乎完美,演員陣容也堪稱整齊。但是作為一個表現主義畫家的傳記,導演迪特.伯納泰卻無法以同樣的表現主義精神來重現席勒的一生,亦步亦趨,沒有提出新鮮的觀點與論述,使得本片終究成了匠氣之作。以攝影機捕捉下了席勒,就能讓我們真正認識這位畫家嗎?

 

 

ez訂立即訂票

ezding_logo.png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