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axresdefault-26.jpg

 

河瀨直美的《光》(2017)在坎城首映後毀譽參半,但負評還是多了一些,截至目前為止,IMDb的評分甚至不到6。不過,電影的概念其實光聽幾句描述就非常誘人,它談及了盲人的觀影體驗。

 

弱視攝影師雅哉(永瀨正敏)負責為見習中的電影解說員美佐子(水崎綾女 飾)提出建言。說得太白,是剝奪視障人士的想像力;說得太繁瑣,令視障人士的想像力疲於奔命。對影像描述的份際該如何拿捏,光看劇中人來回思辨這個主題,就實在過癮。


跳脫出盲人觀影這樣有些獵奇的題材,河瀨有意談的其實更是對電影乃至對生命的解讀。劇中劇的沙灘上,一名男子的表情究竟吐露了什麼樣的心情,美佐子與雅哉的意見相左,一方認為「他迎向了希望」,一方則認為「那是妳的想法」。

 

兩個不對盤的人從此起了交集,甚至產生情愫。不過隨著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近,故事也漸趨斷裂,角色不再令人信服,自然觀眾對該片的評價也生裂。與《戀戀銅鑼燒》(2015)給筆者的觀感差不多,都有越拍越無力之嫌,矯情作真情之虞。

 

偏偏電影最後的「那道光」卻又如此有力,有著沁人心脾的力量。回首本片的優處,你也不能不被永瀨正敏對角色的細膩詮釋所折服。俗話說:「瑕不掩瑜。」雖然這句話在《光》的身上並不見得適用。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