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125.jpg

 

 

《全面開戰》(At War ,2018)在片名開宗明義說這部片關於戰爭,但電影裡所談論的戰爭實為不用刀槍、不見血的對立,是為勞資雙方的抗衡。導演史蒂芬.布塞(Stéphane Brizé)繼《衡量一個人》(The Measure of a Man ,2015)後再次找來坎城影帝文森.林頓(Vincent Lindon)主演。有別於上回較為克制的角色,這一回的林頓整部片都在一定的情緒高峰上。

 

本片講述一間法國公司惡意關閉了一間有獲利的工廠,更宣布裁員1100名員工,完全罔顧事前勞工簽署的契約。由文森.林頓飾演的勞倫特作為工會領導人遂發動長期罷工,不願屈服。與其說電影有什麼具體的劇情線,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社運大全,所有執行社會運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情境都被導演詳實整理出來。

 

在傅榆的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(2018)之中,闖進立法院的學運領袖陳為廷感嘆自己終於明白民主有多難、進行領導決策有多折磨人。《全面開戰》中,勞倫特的困局也在於此。若每個人都在運動中提一個意見,也都盼望自己的想法被重視,那最終大家什麼事也幹不成。而且,學運的好處在於參與者是學生,至少不必想著養家活口,但工運參與者卻要面臨罷工造成家庭斷炊的窘境,經不起持久戰,這也容易讓資方從內部找到破口。不知不覺,這場戰爭從網外打進了網內。

 

導演志在呈現一場罷工行動的各種面向,從內部會議過程,乃至與政府的斡旋和對媒體形象的打造全部羅列其中,也側面揣測資方在背後運籌帷幄。這樣的敘事基礎在於,編導必須在最快時間讓觀眾對主人翁的行動產生認同感,並持續堆疊,方能使結局真正達成煽動觀眾情緒的目的。布塞的解方很聰明,就是直接用文森.林頓的正派形象來代言,但卻也讓他的形象過於單一。

 

不過作品根本的問題其實不在於形式的選擇(手持的新聞攝影所展現的機動性恰恰符合本片的調性),也非演員的選用與場面調度,而在於史蒂芬.布塞那令人費解的悲觀主義,就這麼將故事引導到了一種無可挽回亦無法理性辯證的境地。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