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e-Fifth-Estate-review  

【IMDB:5.7】【爛番茄:38%(影評人)、45%(觀眾)】 

「你想要知道真相?沒有人會告訴你真相,人們只會告訴你他們所知的版本。你想要知道真相,就得靠自己去挖掘。」

這是《危機解密》(The Fifth Estate ,2013)劇中,班奈狄克康柏拜區(Benedict Cumberbatch)藉著他飾演的朱利安阿桑奇(Julian Assange)之口所說的一句台詞。

我並不知道阿桑奇本人究竟有沒有說過這句話,但是可以確定的是,這部電影提供給觀眾的觀點,「很巧的」,似乎也離真相相去甚遠。

 


《危機解密》是一部很恐怖的電影,原因是因為一旦你抱持著「一張白紙」的心情來欣賞這部片的話,你很有可能會視維基解密(WikiLeaks)和他的創辦人阿桑奇為洪水猛獸,然後自然而然的成為美國政府的擁護者。

我可以接受一則故事不夠客觀,因為每一個創作本來就會是主觀的,一旦創作者想要「完全謹守客觀」難免就吃力不討好。但是《危機解密》的偏頗立場,「太可觀」,近乎以醜化的方式去膚淺的形塑一個尚未蓋棺論定的人,這實在讓我不太舒服。當然,這也是創作者的選擇。

難怪阿桑奇本人會對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那麼感冒,目前被滯留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的他曾經形容這是一部「壞電影」,說他「有毒」且「扭曲」,他曾經致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請他不要演出,但顯然是事與願違了。

 


電影本身,也稱不上好。導演比爾坎登(Bill Condon)的敘事功力顯然仍停留在 《暮光之城系列》的水平,節奏快的讓人昏花就算了,幾場戲的安排實在沒什麼意思,例如硬要在這種題材的電影加上無謂的男女情愛,是為了剪預告而拍的嗎?某些場景的品味也讓我覺得怪怪的,例如「複製人」的橋段。明明記得他在導《金賽性學教室》(Kinsey ,2004)的時候,應該不是那麼糟的啊。

即使不去討論故事背後想傳達的意識型態, 劇本本身也是令人失望的。如同前面所提到的,對於角色的塑造十分的「平面」,看完之後只會覺得阿桑奇是個染白髮的多疑怪人,至於什麼原因讓他成為這樣,編劇卻無暇去「解密」,只丟了一段他的生平故事就想忽悠過去。且整部電影基本上不會有任何一場戲讓人覺得拍案叫絕,全都是「平平」的在引導著你看下去,然後意圖明顯的在潛移默化觀者一些「東西」。

話說,整個事件的戰場就是設定在「網路」,你會看到即便兩位男主角明明就坐在一起,還硬要用網路聊天室談天的場景。也正因為如此,在配樂使用上,也就隨俗的安排了一些電子音樂,讓人聯想到《社群網站》(The Social Network ,2010)。一開始播放電子配樂出來的時候,是停在丹尼爾把耳機拿下來,心想:「老梗!」。接著,一模一樣的梗又用了一次,嗯...真的多了。

真要說,這部片唯一在水準之上的僅有演員,由英國當紅小生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和明年有機會以《決戰終點線》(Rush ,2013)一拚奧斯卡的丹尼爾布爾(Daniel Brühl)領銜演出,至少可看性還是有的。只是我誠心覺得阿桑奇本人實在更帥一些。

 


剛才提到了《社群網站》,其實我起初是抱持著同樣的期待來看待這部電影的。兩部片同樣在探討著「權力」引致的腐敗,而且兩位「被飾演者」好像都不太喜歡自己在電影裡面的形象。

但是《社群網站》在大衛芬奇(David Fincher)的雕塑下,或許偏離現實是免不了的,但是他除了在電影本身上達到「美學」的成就以外,也讓劇中所描述的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伯(Mark Zuckerberg)顯得「迷人至極」,觀者無論喜不喜歡他,但是都不得不認同他的特質真的與常人迥異,抑或「優異」,既「優」又「異」。至於他的作風你可不可以接受,其實大衛芬奇一直是留給觀眾來決定的。

反觀《危機解密》這部電影,更像是一直被牽著鼻子走,被灌輸進創作者要你相信的事。


 

《危機解密》的英文片名是「第五權」(The Fifth Estate) ,它是一位西班牙記者伊納希歐哈莫內(Ignacio Ramonet)所提出的名詞,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延續,通常被定義為「網路」,藉維基百科的解釋,這是「唯一被社會自己所操控、並不被國家予以一定調節的權力分支。」

近幾年第五權常被提及,這也是因為維基解密的興起和後續的茉莉花革命,讓「網際網路」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受重視。

而這部將片名取為「第五權」的美國電影,卻讓我看到了更多「第四權」的陰影。

你只要掌握了大眾傳播,你只要掌握美國好萊塢,你也能作出一些不亞於「第五權」的「改變」。這反而是我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得到的省思。

 


《危機解密》在尚未於多倫多影展上演前,好幾度被評為是有機會成為明年奧斯卡的競爭者。沒料到一上映之後所有關於它的看好預測全都徹了下來。原因其實很簡單,除了我上述提及的,電影本身就不夠好以外,它的「政治太正確」其實也會是很主要的原因。

怎麼說呢?大兵曼寧(Bradley Manning)洩露了數十萬份美國機密文件的關鍵劇情,這部電影的編劇群卻只敢吃土庫曼總統的豆腐(還吃了兩次),最大尺度的只有:「這普丁聽了會很生氣!」便草草帶過。

言而總之,作為一部「政治太正確」的電影,《危機解密》被名列為2013年美國最賠錢電影首名,我想這也是美國人清楚的表態。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