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yage-of-time-lifes-journey-768x415.jpg

 

 

電影起於一名女子的獨白,從世界仍在混沌之時,初見天地玄黃、生命伊始,細菌演化、多細胞動物於海洋現蹤、兩棲類誕生、恐龍時代至人類主宰地球云云。導演泰倫斯.馬利克(Terrence Malick)在《時間之旅》(Voyage of Time ,2016)裡揚棄了所有科學的注解,凱特.布蘭琪(Cate Blanchett)對生命之母的詩意叩問是這部電影僅有的人聲。

 

以《天堂之日》 (Days of Heaven ,1978)、《紅色警戒》 (The Thin Red Line ,1998)、《永生樹》(The Tree of Life ,2011)等作聞名的馬利克以詩意化的敘事風格而被尊為大師。當人們在拍戰爭的暴力場面和人性糾葛,他卻在《紅色警戒》中將焦點完全放在被人類擾亂、蹂躪的自然生態。他更曾在邀集布萊德.彼特(Brad Pitt)等明星主演的《永生樹》裡放了一大段與主線本身無關的生命起源與恐龍互動場面,可說我行我素極了。

 

馬利克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,早期也曾在麻省理工教授哲學,追溯生命之根源、自然之規律、宇宙之奧秘成了他創作的母題,過往他以劇情片方式歸結自己歸結的哲理,這次他決定索性直接以非劇情、亦非紀錄片的方式呈現,主角是不可見的,正是「時間」本身。據導演本人所說,這個「夢境」已在他的腦裡已經徘徊了三十年之久。

 

為了讓畫面趨向真實,他講究地找來科學顧問為電影背書,視覺的呈現也力求最高規格呈現。對於觀眾如我,像是在戲院裡觀賞了90分鐘的《Discovery》頻道,差別在於沒有任何旁白講解現在眼前究竟發生何事,只能感受到無以名狀的生命之美。如果試著從這部電影找到答案,終將是徒勞的,也如哲人蕭沆(Emil Cioran)所言:「給生命一個確切的目標,生命便立刻失去了魅力。」對於泰倫斯.馬利克而言,一切無意義,萬物只是反覆的開創與毀滅。評論這樣的電影也是無意義的,只想批評恐龍的特效實在還是太假了一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