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maxresdefault-6.jpg
 
《插旗攻城市》(Where to Invade Next ,2015)的片名其實並不精確,麥可.摩爾(Michael Moore)攻的不是「城」,而是「國」。只是攻的方法,竟是「插旗」。
向來置客觀為無物的紀錄片名導麥可.摩爾,這回一樣「影」不驚人死不休,先假稱自己獲五角大廈召見,說是各個軍頭憂心美國自從二戰之後便一蹶不振,需要他出面開釋。再來,老兄他便扛起國旗登上軍艦,開始「侵略」西半球諸國。
他的「侵略」對象五花八門,有義大利情侶、法國廚師、芬蘭校長、斯洛維尼亞大學生、德國企業主、葡萄牙警察、挪威牢犯、突尼西亞記者和冰島前總統。每一個人理所當然似的吐出來的話,聽在麥可.摩爾或者國人耳裡,大概都像天方夜譚。
麥可.摩爾的旅程乍看是侵略,其實只是去其他國家取經,照他說的,是將好的觀念帶回美國。與其去中東發動戰爭奪取石油,不如光明正大的掠奪好主意,而這正是本片的主旨。
例如義大利一年有八週有薪假,芬蘭學生沒有回家作業,葡萄牙毒品除罪化云云。但在麥可.摩爾的敘事策略底下,這些事情並非僅是奇觀,而是更具脈絡性地呈現如此作法的起因,以及其成效,再摩爾式的拐個彎椰榆美國人。
一如麥可.摩爾曾在《科倫拜校園事件》(Bowling for Columbine ,2002)運用動畫展示的「3K黨起源」,膚色議題在本片再成為要點。在談及葡萄牙毒品除罪化的背景時,藉機繞回來談美國人表面上禁毒,實為變向續蓄黑奴的言論,大概又會讓美國保守派氣得跳腳(卻又難以反駁)。
where-to-invade-next-feature-hero.jpg
拒當「牆壁上的蒼蠅」的麥可.摩爾,直接成為紀錄片主秀的攝製手段,總是難免引起非議,卻也是他的魅力來源。不過偶爾還是有太過露骨的片刻,例如與斯洛維尼亞校長討論該國語言少了哪個字母,得到的答案是W時,立刻藉機捅刀小布希(George W. Bush)的片段,太像是場秀,更遠離了紀實。
但無論如何,麥可.摩爾天賦異稟的幽默感和煽動能力注定再次獲得自由派人士的擁抱(以及歐洲諸國人的熱烈歡迎),他大概也從不會以「紀錄片導演」的頭銜來束縛自己(一般紀錄片導演也不會這麼「束縛」他)。所以若要狹紀錄片本質來探討麥可.摩爾,大概是硬拿驢頭塞馬嘴了。
此外,狡黠的麥可.摩爾為避免被別人說他只見他國的好處,而未見他國缺失,還不忘先跟觀眾打下預防針,一語強調:「我的工作是摘花,不是除草。」不過遊歷下去,卻發現似曾相似處,才驚覺,原來這些好主意,竟是出自自己已然淪喪的祖國。
《綠野仙蹤》(The Wizard of Oz ,1939)的出現正是時候,原來麥可.摩爾實為桃樂絲化身,嚮往奧茲王國之餘,才發現這樣的夢想樂園,根本是基於自己所來自的堪薩斯城,既然如此,那當初又何必遠行呢?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