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-private-war-still-02.jpg

 

 

《私人戰爭》(A Private War ,2017)的導演馬修.海涅曼(Matthew Heineman)對第三世界場面並不陌生,他是紀錄片導演出身,過去曾拍過提名奧斯卡獎的《無主之地》(Cartel Land ,2015),聚焦墨西哥毒品戰爭。前年的作品《City of Ghosts》(2017)則跟著民間記者團體「拉卡正無聲地被屠宰」(Raqqa is Being Slaughtered Silently)的角度,揭露恐怖組織ISIS在敘利亞的暴行。

 

既然如此,海涅曼的首部劇情長片選擇了英國記者瑪麗.科爾文(Marie Colvin)為主角,是合情理的。科爾文是新聞界的偶像人物,她曾在斯里蘭卡因砲彈波及而致使左眼失明,但她依然不願停下腳步,戴上眼罩,持續往利比亞、敘利亞這般煙硝之地走,其驚人意志力連強人格達費(Moamer Kadhafi)都不得不敬她三分。上述際遇也是是本片的輪廓。

 

故事改編自瑪麗.布倫納(Marie Brenner)的文章《瑪麗.科爾文的私人戰爭》(Marie Colvin's Private War),編劇則是曾寫過《為愛璀璨:永遠的葛麗絲》(Grace of Monaco ,2014)的艾拉什.愛梅爾(Arash Amel)。編導試圖呈現布倫納在職業生涯的重大片刻,同時交錯鋪陳她的感情世界(雖然意義並不顯著),並且透過主人翁的口白,引導我們去揣想,究竟她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往戰地走的根本原因為何,那個近乎瘋狂的、往絕路走的本能究竟從何而來。

 

透過科爾文所幻想出來的景象,可見戰地的境遇始終盤據著她的腦海,又有奄奄一息的孩童等待著她的看顧。促使她往前線衝的原因,或是基於愧疚感,抑或正義感呢?那寧願冒著喪生的風險,也偏偏往其他記者的反方向衝,是一種記者本能嗎?又,那是正常人該有的行為嗎?

 

記者是以傳遞一個新的資訊給觀眾為其天命,好比《獨家腥聞》(Nightcrawler ,2014)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聞工作者為了「獵奇」而成魔,已近瘋魔的瑪麗.科爾文某種程度來看也像是同類,只是她的人格帶有更多良善的面向,她的筆桿子堅強有力,她的雙眼代替世人去見識邪惡與暴力,她將所見轉化成文字的過程所帶給她的心靈創傷,是本片焦點焦點所在。

 

羅莎蒙.派克(Rosamund Pike,中文名:裴淳華)的詮釋很賣力,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。編劇家艾拉什.愛梅爾對瑪麗.科爾文的理解,就像他當初在《為愛璀璨:永遠的葛麗絲》當中對葛麗絲.凱莉(Grace Kelly)的刻畫一樣蒼白無力。觀者沒有足夠的線索去鑿角色的深度,瑪麗.科爾文在本片當中更像是一個神化過後的殉道者。而針對戰爭本身的討論也比較缺乏。

 

本片第一顆鏡頭便是一個對斷垣殘壁的俯覽,即俗話說的「上帝視角」。通常這類鏡頭是用在場景建立,但在片末我們將會知道導演別有用心,原來這可能是瑪麗.科爾文對世界的最後俯視。《私人戰爭》使我們感佩如此這樣勇赴戰地的記者,但這樣或許是不足夠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汪達翁 的頭像
    汪達翁

    無影無蹤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