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74346690_1983076315128435_7057495298783838208_o.jpg

 

本片片名取自蘇軾的闕詞,其膾炙人口之處,在於對人生的豁達。哪怕遇上大雨,卻「余獨不覺」。這首詞的創作之時,是蘇軾被貶去黃州後第三年。先前他因撰寫《湖州謝上表》,被有心人士解讀為譏諷朝廷,遂遭逮捕入獄,史稱「烏臺詩案」。蘇軾在獄中慘遭刑求四個月,半條命去了。所幸許多官員向宋神宗勸諫,最終才免他一死。

九百多年後,陳上城以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為故事主人翁,拍攝了名為《定風波》的劇情片,與蘇軾之際遇形成跨越時空的遙相對照。林榮基受到中共指示,回港將電腦資料帶回深圳,但在沿途中,卻逐漸突破枷鎖。導演並未使用複雜的場面調度或戲劇情節,而只是讓阮志雄飾演的林榮基漫步在都市之中,感受城市的生機,一座自由尚存的城市。

針對烏臺詩案,余秋雨曾評論道:「長途押解,猶如一路示眾,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傳播媒介,沿途百姓不認識這就是蘇東坡。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,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,一步步行進。蘇東坡在示眾,整個民族在丟人。

時代變遷很大,現在不需要繩子,也能綑綁住一個人,甚至能綑綁一個人的靈魂。《定風波》令我最動容之處,也如同余秋雨的感慨。當林榮基在街上走、搭地鐵時,熙熙攘攘,沒人認得他。但數百年之後,或許我們仍然會記得這個勇敢抵抗強權的人物。導演放棄了戲劇化的呈現,緊跟著人物的步伐,讓我們看見他的轉變,從膽怯猶疑,到堅定面對良知

arrow
arrow

    汪達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